|
|
響應護礁實際行動,5月4日這天技嘉同仁也不缺席,一同參與珍愛桃園藻礁健行、淨灘活動。雖然天空不作美下起雨來,我們還是熱血沸騰的出發啦! 「桃園藻礁」有7500年歷史,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亟需心繫保育的朋友來為珍貴的自然地景和永續的環境生態發聲,持續喚起全民對藻礁的重視與積極行動。現場湧入各界愛護藻礁的好夥伴及志工們,一起出發護藻礁。
|
|
![]() |
![]() |
台灣海岸線長約1520公里,藻礁海岸估計不到50公里,已屬珍稀。2006年,特生中心劉靜愉博士痛心觀新藻礁遭開膛剖肚,也揭開了觀新藻礁神秘的面紗,原來全台最大的藻礁區就位於觀音鄉小飯壢溪口以南到新屋鄉後湖溪口以北,約4公里的海岸。
藻礁其主要造礁生物為紅藻類珊瑚藻、綠藻門仙掌藻及和褐藻類的團扇藻等,將海水中游離的鈣離子固定在細胞壁中,生長死亡後留下之石灰質逐漸累積形成的大型礁體。藻礁累積速度緩慢,每十年才會增厚1公分。藻礁地形在生態多樣性上或許略遜於珊瑚礁,但它多孔隙的環境卻是底棲動物的良好棲地,小魚可在孔隙裡躲避天敵,又有豐富的藻類為食,這裡無異是大型魚類的最佳「育嬰房」;而長成的大魚游到附近海域成為漁業資源場。此外,藻礁地形也是天然的「消坡塊」,有抵抗浪潮、防止海水侵襲達到保護海岸和陸地的功能。
|
|
![]() |
![]() |
導覽老師向大家介紹有關藻礁的形成與生態環境,大家都屏氣凝神的聆聽。隨著底棲豐富螺、貝、魚、蟹各類動物的繁衍,藻礁地形的潮間帶自然引來高級消費者水鳥的覓食,形成了完整的生態系。
傳聞過去曾有數百隻保育類的唐白鷺群聚在觀新藻礁區覓食棲息,可以想見此地生態多樣性及數量的繁浩。兇猛酋婦蟹、正直愛潔蟹、達氏短槳蟹、章魚、海蛞蝓、花冠海燕、海葵、豆仔魚、蝴蝶魚、河豚各種螺類、貝類……豐富的生態在未遭汙染的藻礁區,隨處可見。她是鑲崁在國門口的一顆璀璨珍珠、桃園無與倫比的驕傲,絕佳的環境教育場域。
|
|
![]() |
![]() |
![]() |
![]() |
![]() ![]() ![]() |
|
聽完導覽老師詳細的解說後,接下來是同仁們的護礁行動,淨灘去! 溪流、海岸乾淨,我們吃的食物才有保障。觀新藻礁保育成功,就能帶動北桃園海岸保育行動,未來全台海岸將能脫離汙染的惡夢。觀新藻礁區正為工業污染、不當的海岸建設和漂沙淤泥所威脅,請大家一起搶救這個瀕臨消失命運的海岸淨土。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 桃園在地聯盟、荒野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