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海的人聲-守護台灣徒步環島 |
|
去年,攝影師齊柏林以空拍攝影帶著大家從天上看見台灣的美與殤,同樣的熱情和精神,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則以親近地面的方式,在2014年第五度籌組了一支徒步環島隊伍,花了六十七天,沿著台灣的海岸而行。王武郎老師,在台灣生態旅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擔任講師,3年前的生日,以鐵馬走讀台灣,在2014年的生日前夕,完成台灣海岸線的步行壯舉,以徒步連結海岸印象,細細品嘗北、東、南、西各段海岸的獨特氣味,以67天圓一個半百人生的大夢。 |
|
|
|
☆講師:王武郎.TaYa.有人(台語) ☆棲地:荒野、關渡、東北角、海科館、生協、七星、台達電、環資、綠協、東大幼教… ☆食性:演講、旅遊、營隊、攝影、工作坊… ☆習性:環境教育土地守護 |
|
|
|
2014年2月15日從台北捷運淡水站出發,4月22日回到站,兩個多月,雙腳在風雨中品味海岸線,需要很大毅力。外號「黃鼠狼」的王武郎老師不僅品味海洋,也以日記、照片記錄心情,記錄海岸。 |
|
|
|
|
|
這裡是「半天寮」是從地圖上消失的地名,年少時,武郎老師曾在此獨守海防班哨,但如今防風林道化身為單車道,風力發電機群佔據茂密的林蔭,以往隱秘海岸線,現在完全毫無掩飾的坦露在視線,後龍的灘地,也成為礫石或沙崙,30年前的「半天寮」已經從記憶中消失。 |
|
在第11天走到座落於宜蘭最南邊的南澳村落,美得像畫家筆下的得意作品,美不勝收,安靜的不切實際,凸顯旅人的聒噪;十二公里的礫石灘,讓人情不自禁駐足,遠離人群的海岸,終於脫離垃圾的魔掌,讓步行者第一次有了與海的對話。 |
|
武郎老師說環島其實很簡單,只要認識二條路,就可以出發了,那就台一線、台九線,但最難走的是心路,如果你跨出心中那一步 ,開始親近海洋,會有意想不到收穫,在步行途中有陌生友善的朋友鼓勵,沿途慰問的友人,美麗的海岸、開發的漁溫、工業區、無數計算的防坡塊、提防,甚至腳底磨破,鞋子穿孔,林口海邊發現授草的驚喜。生命中67天不算長,若非步行,是無法見到海岸與海洋的原貌,更不知,其實生活極簡之樂。 |
|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卻對海洋極度陌生,一般人對於海洋的認知,僅止於「海鮮文化」而沒有「海洋文化」。台灣的海岸線極度美麗並不輸給世界其他觀光景點,海洋垃圾也是大家往往會忽略的問題,這次透過影像與文字,武郎老師帶著大家體驗及思考,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唯有親自走一遭,才能理解人類與海洋息息相關與破壞,讓我們一起努力持續保留住一片永續的海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