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7年03月14日(三) 中午12:10-13:10
地點:技嘉科技10F會議室
過去,地質和人文,往往被視為兩個獨立的學門,一重自然,一重社會鮮少交集。
這是因為地質的巨大改變,往往需要以百萬年為尺度才看得出來,
人類的生命,別說百萬年,常常一年內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兩者丈量時間的方式大不相同。
可是,當一場地震發生,一塊黃金在河中被掏出,一顆芭樂樹在惡地上種下,一群工兵開鑿起深入地下的坑道時,
人類時間和地質時間就出現了命運般的交叉,本來不相干的人事物,也開始相互影響了起來。
這一次我們要帶大家回到那一個又一個的命運交叉點上,以不同於教科書的全新視角,對腳下土地生出不同認識,
您將會發現,地質和我們的生命,其實有很多命運的交叉,而不只是一門生硬的學科。
講者:紀權窅 | |
學歷: |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 |
經歷: | 創地質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 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 台北市應用地質技師公會副理事長 生態關懷者協會監事 |
臺灣的身世─地質多樣性 |
何謂岩石?在河床、海邊、路邊、山上…等,都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石頭,這些都是岩石。岩石如果依照形成方式,可以分成,沉積岩、火成岩、變質岩這三大類。 沉積岩是地表上最常見的岩石。地球上已存在的任何岩石,受到風化或侵蝕,成為岩石或礦物碎屑,再經由流水搬運至海洋,最後在海底沉積。沉積岩的形成步驟: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壓實→膠結→露出 火成岩是岩漿冷卻後凝固而成的岩石,一般呈塊狀產出。岩漿的成分不同,造成的岩石也不同,常造成各種造形奇特的地形。由於火成岩比起其他岩石,既堅硬又美觀,因此常被用來做建材或雕刻石材。 變質岩是岩石受到熱或壓力的作用,使得原來的沉積岩或火成岩的成分、排列或組織,發生改變所形成的岩石。地殼擠壓最厲害的地方,常是變質岩分布的地區。 |
地震與斷層 |
什麼是地震?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造成地震的力量來自板塊的推擠、拉扯或錯動:而地震發生的地點,則通常在已有的斷層上。
什麼是斷層呢?斷層就是岩層斷裂的地方。地表其實是由不同性質的岩石,一層層相疊而成的,這一層層的岩層如果發生斷裂,斷裂的地方就叫做斷層。 岩層如果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量,就會像塑膠板一樣,先扭曲變形,然後在某一處先斷裂。斷裂的一剎那,就是地震。這第一個斷裂的地方,就是地震發生的地方,叫做震源。隨後同一組其他的岩層也會連續斷裂,並且彈跳到新的位置。當整個岩層斷裂,並且都到達新位置後,整個地震的過程就結束了,而新產生的破裂面就是斷層面,穿過地表的一條線,就稱斷層線。不過斷層並不只是一條線狀的分布,它通常具有相當的寬度,我們把它稱作斷層帶。 |
走讀台北大地故事─景美仙跡岩地質旅遊 |
仙跡岩,為台北盆地東南緣丘陵的一部份,屬南港山系。因其位在景美地區,亦稱景美山,又因地處景美溪匯入新店溪之溪口附近,又名溪仔口山。仙跡岩海拔雖僅一百四十四公尺,山上有濃蔭密佈的綠色步道,景色幽靜而宜人。 文山區出露之地層由老到新分別以中新世的大寮層、石底層、南港層、南莊層等。仙跡岩位處中新世沉積地層,為石底層及南港層,石底層由層狀砂岩、塊狀砂岩與砂岩頁岩互層三種岩相結合而成;南港層由塊狀砂岩、砂岩頁岩互層兩種岩相交替出現所組成。 |
地質公園的演進與現況 |
「地質公園(geoparks)」乃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提出的概念,其目的「為保護特殊地質現象與地形景觀,提升大眾對地球襲產價值的認知,並鼓勵以在地的力量經營管理,以帶動區域的發展」。 如何的景點才可以是地質公園?1.具有代表獨特的地形、地質特色。2.具有稀有、不可回復性的景點特色。3.代表地質演化過程中,獨特的背景。4.代表具有美景價值。 |
近日地震不斷,花蓮於2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6.0的地震,震度高達7級,
導致花蓮多棟大樓傾斜、下陷、倒塌,造成死傷慘重。
當地震來臨時務必保持冷靜,進行「趴下、掩護、穩住」的保命三步驟,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優先,
尤其是頭頸部格外重要,勿驚慌四竄,避免被不明的掉落物砸中∼
地震發生時,DCH(Drop臥倒、趴下,Cover掩蔽、掩護,Hold on握緊、穩住)才是最可靠、最簡單的方法,
也是我們過去一直所習以為常的知識,這是正確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