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107年12月07日 (週五)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研揚文教基金會、何嘉仁文教基金會、技嘉教育基金會
2018教育部【閱讀•藝術•科普教育學習圈】於12月7日舉辦【宜蘭走讀趣】期末分享會,
學習圈夥伴共36位參與,透過聯盟的方式讓NPO組織有更多元學習的機會。
【宜蘭走讀趣】在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導覽志工李老師的介紹下,
藉由“閱讀”大自然的方式,用雙腳認識宜蘭壯圍沙丘、蘭陽博物館,走讀在地文化風情。
<<<宜蘭壯圍鄉-沙丘園區>>>
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位於台2線濱海公路149.3K旁,面積約4.5公頃,為宜蘭國際魅力新景點。園區由名建築師黃聲遠,以「空出谷地,看見沙丘」為核心概念規劃設計,融合宜蘭地方自然元素呈現沙丘地景風貌及沙穴建築空間營造,走在園區一旁是寧靜的鄉村田野,一旁是池水倒映著天氣變化和綿延的林投樹樹梢,不但景致襯托出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的美景,眼前起伏廣大沙丘景色,讓人不自覺地會放慢腳步。 |
沙丘展覽館: 由蔡明亮導演以「沙丘」意象為核心,策劃6大主題展廳(塵、海、月光、風、潮及雨等主題),整體呈現主要透過大型影像投影,並融合壯圍自然元素如沙、防風林、水等佈景裝置,讓民眾可以親臨感受自然,而不同主題展廳所投影的牆面,不僅運用建築原本不規則彎曲的沙穴空間、沙紋質理牆面,更特別的是貼附於玻璃帷幕的手工繪製大型圖面,每一圖面都是蔡明亮導演親手貼繪,如「塵」廳即用炭筆線條及不規撕紙貼附手法,來展現壯圍沙丘及林投樹的自然意象。展廳播映蔡明亮導演「慢走長征」系列影片如無色、行者、西遊、沙等共8部作品,其中「沙」短片,即為蔡明亮導演及李康生演員獻給壯圍及本園區的最新創作,現場感受沉浸在作品所傳達的「緩慢」當中。 |
宜蘭鄰海靠山,走讀陸地上的故事,也關注《海洋—我們的家》,由海洋環教講師 蕭夙真老師為夥伴解說。
<<<午餐時光-礁溪武暖無菜單料理餐廳>>>
土壤肥沃、水資源豐沛的礁溪,適宜農業發展,來到宜蘭品嚐在地,食在當地。
<<<蘭陽博物館&導覽>>>
蘭陽博物館位於烏石港舊址,主體建築由名設計師姚仁喜事務所團隊設計。以東北角海岸的單面山作為設計博物館量體的根源,目的在於突破形式,以地理符號作為反映文化的出發點,將蘭陽博物館建築與自然地景相結合。 主建物最高頂點朝向東方的龜山島,沿著西南方逐漸下降而沒入地表,整座建物形成三角錐體。建築外牆面直接嵌入土中,模擬巨石挺立的意象,藉由空間錯位,使建物與園區水域的烏石礁相呼應。站在高點看宜蘭,平原有著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田野方塊,外牆的方格便象徵著俯瞰蘭陽平原的樣貌。 |
常走訪宜蘭的夥伴在這趟【宜蘭走讀趣】,本次經由解說員導覽,精彩生動的介紹讓人意猶未盡!
山∼宜蘭的多雨氣候和山勢,形成「迷霧森林」,濕潤的思源啞口河谷以物種歧異度高見稱;巨大的檜木林,以及稜線上的冰河孓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加上台灣檫樹、寬尾鳳蝶,還有山地湖泊,讓你瞭解宜蘭的生物多樣性。 海∼蘭陽溪匯合平原上的河流走向海洋,連結從赤道北上的黑潮,讓我們順著潮流,沈潛,湧升,在鰻魚苗群的洄游及珊瑚的搖曳之間,領略海底火山的震動。 |
夥伴們分享每年期初、期中、期末的三圈跨界交流,成為固定為自己充電與成長的行程,
謝謝三圈組長用心籌辦,也期待每一次相聚都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