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07年12月21∼22日 (週五∼六)
地點:高雄佛光山雲居樓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2018教育基金會年會籌備委員會
自2003年起,教育部協助基金會以自發性的服務精神,
並以交流、學習、成長、合作、發展為原則,規劃辦理多元的年會活動,號召全國教育事務基金會參與,
多年來「教育基金會年會」已成為分享交流及專業成長之重要平臺;
透過基金會夥伴之間的彼此合作,能由點、線、面串出更壯大的公益能量,
共同攜手照顧更多的偏鄉與弱勢族群,將公益志業往臺灣各偏鄉角落開枝散葉。
全球化時代來臨,隨著科技、通訊、AI的快速發展及媒體社群、網路平台,加速全球化進程…對NPO非營利組織有何影響?
2018年教育基金會年會於12/21∼22日假高雄佛光山雲居樓舉行,
以【教育創新.全球夥伴】為第16週年年會主題,號召全國教育基金會共同參與,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和 41家基金會及公益組織擔任籌備委員∼)
今年首度於高雄規劃兩天一夜議程,期盼除北部外,更能連結中南部基金會夥伴,期藉年度年會縱向橫向相互交流、成長。
年會活動開幕由普門中學原住民合唱團獻歌開啟序幕∼
以「教育創新」、「在地創生」、「氣候變遷」及「夥伴連結」四大專題講座、
論壇方式、並集結7個學習圈年度成果結合動態互動與靜態展示,
以最新全球發展趨勢,讓基金會夥伴在教育公益事務推動議題上能有新的體驗與視野。
當日共計230位非營利組織夥伴與會,一同共襄盛舉∼
首先,由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黃月麗司長(圖中)上台致詞,
同時也邀請文藻外語大學 蔡清華教授(圖左)、佛光山常務 慧傳法師副住持(圖右)蒞臨致詞∼
黃月麗司長表示,向教育部申請設立的教育事務基金會共達717家,基金總額高過700億元,每年為臺灣社會注入的資源相當可觀,是國家及社會最珍貴的力量。教育部因應當前重要政策方向及社會現況,將於108年度規劃「媒體素養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科普教育」、「藝術教育」及「閱讀教育」等6個學習主題,期盼有更多非營利夥伴一起加入學習圈,為臺灣的終身教育共盡一份心力。 蔡清華教授說,感謝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投入關懷清寒弱勢族群及各項教育面向,並期許基金會能更接地氣,因為有大家的投入與付出,讓社會的各個角落都有教育力量的存在,也展現了社會教育的多元面貌。 慧傳法師說,談及星雲大師以文教起家,並為大眾介紹佛光山四大宗旨。同時也介紹佛光山所成立的基金會及成立目的,談及寺院如同人生的加油站,更要像一所學校,讓社會大眾有所獲得。 |
並頒發七大學習圈感謝狀予何嘉仁文教基金會、技嘉教育基金會、耕莘文教基金會、
生活品質文教基金會、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研揚文教基金會、玄奘文教基金會。
年會的專題講座,為了增加互動,想要和講師們,可利用匿名來發問問題∼
由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軒勤 專案企劃,介紹Sli.do給大家如何使用。
Sli.do是「線上問題留言版(QUESTIONS)」,民眾利用電腦或手機,進入留言板頁面,即時發送問題,sli.do會記錄這些問題並顯示於LIVE 牆上(所有參加者都可透過LIVE牆看到所有問題),主持人可依問題數量,提醒演講者應如何控制簡報時間、該預留多少時間於問答階段,並讓演講者清楚、快速地了解,哪些問題是民眾想知道的。 |
「教育創新」專題演講,由微軟台灣AI研發中心 張仁炯執行長,
分享科技如何突破思維與框架,運用AI與教育如何引領社會創新
國家發展委員會 曾旭正副主委分享「在地創生」,帶來及其他國家找尋地方創生的做法,
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社區人口急速減少所衍生的各種問題。
協力圈組長-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麗華副執行長,進行2018終身學習圈聯合推廣計畫成果分享∼
維繫愛,活出幸福-財團法人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 周小雯執行長 |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 彭啟明總經理介紹「氣候變遷」,
將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暴雨引發水災和土石流、強烈高氣壓讓氣溫飆升到40多度、因乾旱的森林大火,
氣候災難威脅全球居住環境與生命財產。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 覺培法師秘書長分享「夥伴連結」,以「同體共生.眾緣和合」為主旨,
分享在全球堆動NPO會務經驗,包含「巴西如來之子」計畫、國際佛光會補助緬北密支那難民的學校、
巴拉圭中巴佛光康寧醫院免費提供醫療等,談及因緣的無限可能。
黃月麗司長表示,透過年會,相信大家都在學習,也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及收穫,這就是一種學習,大家一起努力。也感謝今日有福報,可以聽到星雲大師對大家的祝福,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以忍為力,回到工作崗位後繼續打拼,攜手為教育工作努力。「雖然會議結束了,但這是大家力量凝聚的開始。」 |
2017-2018年由何嘉仁文教基金會擔任年會召集人,
技嘉教育基金會被推選為2019-2020「教育基金會年會」召集人。
全體籌備委員們同心合作、齊力辦理年會,感謝全體籌備委員們這段時間的奉獻與付出∼
現場工作人員活動當天更是一刻不得停歇,因為大家的努力才有完美的呈現。期待明年2019年再相聚!
會議第二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特別到會場向與會大眾感謝致意,
所有與會者起立以掌聲迎接,眾人對大師的親臨關心,皆感動不已。
星雲大師說,他沒有進過學校,只是在寺廟裡看書充實自己;並分享佛光山在全球有三百多間道場、一千多名出家弟子,很願意為大家服務,至今建設五所大學,還有幼兒園、中學、佛學院等教育機構,「各位對社會公益、文教事業這麼熱心,在這裡請各位多指教。也跟各位報告,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大師勉勵與會大眾繼續發心,為社會服務;只要想到是為了未來,就不會覺得此時很辛苦,並祝福大家前途光明、進步發展。 |
新聞連結:台灣新生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中央通訊社、蕃薯藤、Hinet新聞、
人間福報、勝利之聲廣播公司、電聲廣播電台、俊逸文教基金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臺南市青年志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