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8年01月10日(四) 中午12:00-13:15

地點:技嘉科技100大會議室

1/10美化人生「蘇奕榮—藝想世界」講座,邀請到蘇奕榮臺灣藝術家∼

蘇奕榮出生於臺南,11歲於藝術家沈哲哉的啟蒙下展開繪畫生涯,19歲便於美國新聞處展出作品,

45年的藝術旅程不斷的創新,擅長人物肖像及油畫,素有「臺灣畢卡索」之美譽,

在創作變異中探索藝術的本 質激發自己的潛能,呈現多種獨特面貌與風格進而邁向國際。

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名譽理事長黃明櫻曾形容,蘇奕榮的畫是幾何空間中有三度立體的交互重疊感,

但在畫面上,又可以感受到充滿自由的、個性的、主觀主義的、理念藝術的強烈表現。

※蘇奕榮簡介

現職:
社團法人府城人物畫會 理事長
台灣沙龍展負責人
台灣體育總會帆船協會常務監事
台灣民宿協會顧問
台南市體育總會身心障礙運動委員會顧問
台南市陽光關懷協會理事
台南市政府公共政策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連受愛心慈善會顧問
台南西區扶輪社名譽社員
台南市警察之友會南區辦事處委員
財團法人廣安宮常務董事
財團法人祀典興濟宮董事
儒墨堂當代藝術家
獲獎:
美國國務院榮譽獎
美國參議院榮譽獎
美國洛杉磯榮譽獎
美國洛杉磯經文處處長榮譽獎
美國蒙特利市榮譽獎
美國胡桃市市長榮譽獎
巴黎羅浮宮國際藝術展銀牌獎
義大利米蘭世博國際藝術展銀牌獎

蘇奕榮從6歲就開始接觸畫筆,在繪畫領域展現其非凡的天賦,

國小就開始海外投稿參賽,屢屢取得佳績。他回想笑說:「小朋友嘛!那時就是畫好玩的。」

除了對藝術的熱情,這些優異的成績,成為引領他走向藝術旅程的推進力。

回顧至1971年,談到影響他最深的人,「沈哲哉」這個名字很直覺的從蘇奕榮口中自然的竄出,「當然是我的啟蒙老師。」

當時10歲的蘇奕榮與啟蒙導師-沈哲哉第一次相會,他因此承襲了沈哲哉一貫的畫風,

不管是設色觀念或是素描技法,都在這個時期打下了醇厚、扎實的基礎。

每個畫家都會有老師的影子,畢竟那是基礎的源頭,

但是他不甘於這樣的自己,於是「變」成為讓他跟老師很像,卻又不一樣的關鍵。

早期在台灣和啟蒙老師學習繪畫,學習油彩和粉彩,過去作品也以台南市區的街景和大自然寫生為主∼

2014年是蘇奕榮畫風改變的一個分水嶺,他找到自己的獨特性,運用「立體分割」的概念,

巧妙運用顏色的搭配,將立體感與空間感展現的更加鮮明,讓觀者透過一段一段切割的畫面看見時間∼

蘇奕榮以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放棄對空間、人物形象的描繪,轉為以色彩、線條和人物整體造型互為一體的表現,

作品抽象中又帶具象,幾何空間與三度立體空間相互交叉疊合,由多重立體空間構成不對稱的塊面,變異的表情打破理性空間格局,

猶如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因充滿挑戰與荊棘所以須不斷的求新求變,

在充滿任何可能與機會下,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題材,明白而正確的呈現出專屬的表現形式。

「為官好修行,藝術爭千秋。」是他最常砥礪自己的座右銘。

當他發現無法再從沈哲哉老師教授的精髓中進步時,開始苦思如何突破,進而顛覆與轉變。

經過多年的沉澱與試煉,蘇奕榮從擅長的裸女畫著手,

讓畫中的女人身邊出現迷離霧色,接著往霧色裡潑墨,顯現出中西合併的創新畫風;

運用討喜、顏色多變的小丑臉孔,放進裸女的身軀,再進行臉孔的切割,形成一幅畫內有十張以上各式各樣的臉型。

蘇奕榮於2013年至2016年間於東京、米蘭、巴黎、上海、台灣等地區舉辦世界巡迴展,

2017年在台北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日本未來展國立新美術館及第六屆深圳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

更在保利香港拍賣「森林之歌」榮獲藏家典藏,

2018年於藝術廈門國際博覽會大放異彩,亦榮獲美國國務院榮譽獎、美國參議員榮譽獎、巴黎羅浮宮國際藝術獎銀獎,

及日本21世紀未來展等國際性獎項,並於法國「羅浮宮」舉辦個展∼

「台灣畢卡索」這個美譽應運而生,國際看見了蘇奕榮,也看見台灣。

蘇奕榮個性是既衝突又妥協的、是沉穩內斂卻不甘寂寞的、是習於傳統但苦思突破窠臼的∼這幾年來他的繪畫風格一變再變,

將內心的吶喊、情感、經驗,轉化成畫裡的元素與美感,讓觀畫者去體會他所要表達的「藝術世界」。

此外,有別於當代藝術家只顧在作品中傳遞畫家內在的情感,蘇奕榮的畫看的到綜合性的內在經驗而非表象,

如同樣是畫裸女,他的畫可以看出女性暖暖的溫柔;同樣是畫小丑,他的畫可以看出小丑飄忽不定的喜悅,

而這樣的畫風還在持續變化,讓我們對他的創作充滿期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