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8年06月20日(四) 中午12:00-13:15

地點:技嘉科技100大會議室

你知道時間是可以用來儲存、提領、並使用嗎?

你知道在美國和瑞士風行多年的時間銀行已經在台灣穿上科技的新衣,開始生根發芽了嗎?

五年後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時間銀行是否能成為你我邁入高齡社會的解藥呢?

讓我們跟著優時間銀行雲 林倩如 總經理,探索時間銀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林倩如簡介:::

 
現職: 優時間銀行雲 總經理
   
學歷: M.A.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研究所
  B.A. 台灣大學社會系社工組
   
經歷: 鑼洋科技 (台北) 業務暨行銷副總經理
  達梭系統 (上海) 亞洲區公關總監
  德州儀器 (上海) 亞洲區公關經理
  經典公關 業務經理
  美國之音 (美國) 華盛頓特區記者

什麼是時間銀行?
 
 

「時間銀行(Time Bank)」概念是由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艾德格•卡恩(Edgar S. Cahn)教授於 1980 年提出。時間銀行最基本的概念是社區成員透過向其他成員或指定他人提供服務,來「儲存」一個小時的勞動力,而日後當自己有需求時,可以從其他成員端「提取」一個小時的服務來作為回報。根據這種模式,勞動不分貴賤,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都是平等的。艾德格•卡恩在2004年論述發表中,將半生推動時間銀行所學,整理為12項重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會員把供需服務列出
會員同意提供和需要服務(雙向)
每個會員都需要被面試及提供保證人
每服務一小時就獲得一枚時間幣
會員可用時間幣來購買服務
使用電腦來媒合服務項目、服務需求、提供者
每筆服務交易都被記錄在時間銀行電腦
會員會定期收到時間銀行帳單
服務一小時就得到一枚時間幣,無論服務工作簡單或複雜
每個會員都可以貢獻的
會員可把時間幣捐贈給親戚或朋友
每個服務工作都有服務的標準(流程)
 

接受這個時間銀行計畫的人,所照顧他人的時數會被記錄下來,等到未來自己需要有人協助照護的時候,可以從銀行申請相等時數的免費照顧服務,而屆時照顧的人力就會來自於新加入正在「存時間」的銀行用戶們,如此循環下去,便可善加利用閒置的國民照顧能力,解決社會服務無法完全覆蓋的長照與養老制度。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00個以上的「時間銀行」組織,尤其在美國、英國、日本、瑞士等國家特別盛行。面對高齡化社會,瑞士政府推動時間銀行做為養老的輔助措施,彌補家庭照護人力短缺的問題。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被譽為網際網路發明以來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創新,被視為實現社會創新的一大利器。區塊鏈藉由密碼學串接並保護內容的串連交易記錄(又稱為「區塊」),每一個區塊包含了前一個區塊的加密雜湊、相應時間戳記以及交易資料,這樣的設計使得區塊內容具有難以篡改的特性。區塊鏈所串接的「分散式帳本」,使帳本無法被單一實體操控與竄改,進而達成一種僅利用系統本身運作架構即可實現的信任機制,分散式帳本能讓兩方有效紀錄交易,且可永久查驗此交易。

古人云,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復返;現代的時間銀行卻可以將時間「存」起來,透過「存取」時數和「提領」服務 2 大步驟,個人提供服務後可以將時數紀錄下來,待之後有需要時,再依自身需求請他人提供相同時數的服務。

這樣的機制可以鼓勵鄰里走出家門,讓人將家庭之中習以為常的服務,例如孫子陪祖父母聊天、爸爸幫阿嬤修燈泡等等,也對左鄰右舍提供,使服務的對象從家庭擴大至社區、甚至全國,進一步把人際網絡串連起來。

五大核心元素,打造時間銀行
 
 

美國時間銀行創辦人艾德格•卡恩在著作《No More Throw-Away People》中表示,時間銀行有 5 大核心要素,包括:
 

  1. 資產:每個人都有能與他人分享的價值。
  2. 尊重:尊重人們現有的價值。
  3. 互助互惠:互助行為讓受助者與施助者都能出一份力,並將「我如何幫助你」的思維轉換成「你也會幫別人嗎」,擴大助人的影響力。
  4. 社會網絡:一個緊密的社群是由共同貢獻、建立信任與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所形成的,而時間銀行透過彼此幫助,可以加強上述的行為。
  5.

重新定義「工作」:認可對社會有益、但很難創造經濟價值的工作,並重新賦予它價值,像是建立緊密家庭、復興社區和促進社會正義等貢獻。

 

時間銀行透過上述五大元素所建立的互助互利機制,便能深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起綿密的社會網絡,讓社會在面對高齡化時變得更有韌性,筷子不再應聲而斷。

時間銀行的精神是強調社區共榮,無論職業貴賤,只要提供1小時的服務,就可賺取1小時的信用,將來可以換取別人所提供的1小時服務。善用時間可以在工作上創造生產力,也可用在娛樂上增加喜悅,或是與朋友或家人相處,甚至擴及至社區服務。

利用時間銀行,人們可以將自己認為多餘的時間貢獻出去、算是共享經濟的始祖之一,而且在這過程中因為沒有使用到現金,所以也是無現金社會的體現。加上以時間換取時間,並沒有現金交易,所以也沒有租稅的問題。

除了這些好處之外,時間銀行的優點在於不同技能的分享、強化社區的向心力,以及消耗較少的資源等。

不過時間銀行也有其侷限性,亦即它雖可彌補市場經濟的不足,但卻無法取代市場經濟。例如,同工同值若普及於所有行業及職位,那麼努力工作的誘因將消失。另外,為了避免逃稅的質疑,時間的交換必須定義清楚,且侷限在社區內部。再者,倘若在社區內,多數人都僅願意貢獻,而不願意接受服務,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時間銀行也無法充分發揮其功能。最後,在1小時內所貢獻的服務內容也必須被檢驗,而這正好是現代區塊鏈技術可以協助的地方。

「優時間銀行雲」提供給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時間銀行平台可區分為志工APP、組織APP、及管理後台。

志工可以運用APP輕鬆達成服務的預約、雙方溝通、及事後評價,確保平台上互助服務的效率與品質,

而企業與組織除了可藉由該平臺發行其專屬的時間幣,並協助志工轉換獲取服務外,

也能組織與發佈志工活動,並運用區塊鏈上的數據,分析志工活動效益,同時妥善規劃未來的CSR志工活動。

本次「時間銀行」講座,也準備了「環保蔬食便當」提供大家用餐,

一餐蔬食可減碳2∼4公斤,同仁說:蔬菜有營養又健康,連米飯都好吃!

用鐵便當∼讓地球永續美好!

時間銀行只能稍微緩解長照的壓力,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

畢竟時間銀行只「提供服務」,無法提供全面的照顧。

如果國家想要照顧年長者,需多多考量他們的基本生活開銷和醫療支出,

思考如何增加老人收入、促進老人健康、增進老人能力與創造老人宜居的環境,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感謝優時間銀行雲 林倩如 總經理分享【另類的財富存款–時間銀行】∼

官網連結:優時間銀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