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聽.好好說」校園巡迴演講活動由技嘉教育基金會、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及中原大學共同主辦。繼「用心聽.好好說」校園巡迴∼「友善與聽損者溝通」專題講座,10/30校園巡迴至中原大學演藝廳,講題是「重新定義自己和世界」,現場邀請聽障高材生 林以婕 及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台東均一實驗高級中學 嚴長壽 董事長蒞臨分享。(近三百位學生、老師參加)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簡介 雅文基金會是由 倪安寧 女士和她的夫婿 鄭欽明 先生於1996年所創立,他們的小女兒 鄭雅文(Alana) 雖為先天性極重度聽損,但在學習聽覺口語法後,現在不僅能流利說話、回歸普通學校,長大後主持的行腳節目「Follow Alana愛遊世界」更入圍第54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及主持人獎。為讓我國的聽損兒同樣能順利學習聽與說,夫婦倆成立「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長期投入幫助聽損兒學習「傾聽」與「說話」的慈善工作。
首先,由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 楊坤原 院長致詞;楊院長 表示:「這場講座讓大家看見聽損者勇敢追夢的故事,相當激勵人心,希望帶給大家反思,從此更加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希望能為將成為特教老師的學生,帶來與課堂不一樣的學習,未來能和雅文基金會一樣幫助有需要的孩子。」
嚴長壽 董事長(圖左)分享「傾聽內心的聲音,向世界勇敢大聲說」,及 林以婕(圖右) 談「我聽損,我有夢、敢夢、追夢」。 林以婕 畢業於北一女中與台灣大學,雖然重度聽障,卻突破聽力與口語能力限制,在學業及工作上都有突出的表現。她現在任職於台北一家新創公司,並被外派至雲林示範園區常駐,她說:「機會來了就好好把握,」她從未因聽損卻步,反而加倍努力爭取表現的機會。 她自幼患有「前庭導水管擴大症」,隨時可能因環境改變、壓力大小與情緒起伏而造成聽力惡化。求學時期,每當重新分班,她都必須再經歷一次聽力衰退的痛苦,也因此現在的她除了培養出一顆堅毅的心,也有著極強的適應力。 以婕大學畢業後三年多,換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客服,每天接電話,想扭轉台灣消費者自認「花錢者是大爺」的觀念;第二份工作做商品策略;第三份工作則換到台灣資料科學公司,在電話中,面試老闆當場就決定錄取她。因為他覺得 以婕 的經歷很豐富,能適應改變,很適合和新創的公司一起打拚成長;以婕 非常感恩她的父母及在她生命中遇到的老師、同學、同事、貴人,讓她的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我從不因聽損而迴避任何事情」,以婕 自信地說:「我會想出替代方案解決問題」。
林以婕 與 嚴董事長 在對談中,談到傾聽與溝通的重要。「傾聽是走進世界的第一步」,以婕 表示,在法國擔任交換學生時,她見到法國學生不僅勇敢發表意見,也有耐心傾聽別人的想法。在進行討論時,主持人會在每個組員都充分發表看法後,才做出結論。 嚴董事長 說,未來人類需要的是H to H(Human to Human)。你當工程師、或當老師,如果不懂人性,就接觸不到別人的心(Heart to Heart)。學教育最需要的就是關懷別人的心。 對於年輕人,他建議要像以婕一樣敢去嘗試、去做志工,覺得工作不對就換。要利用每個暑假和每個機會,去測試自己,去嘗試。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未來。「與不同族群的溝通,可以內化成自己的養分,進而思考自己獨特之處在哪裡,於是能接納來自各方的意見,不至於變成孤芳自賞。」 嚴董事長 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說明傾聽與與溝通之妙:美國一家大公司裡有兩百個軟體工程師,但每次對客戶做報告時,工程師的建議常被客戶批評:「這不是我要的東西。」於是團隊成員下班後相約晚上去酒吧喝酒,酒保聽見他們的談話自告奮勇前往,主管隔天真的帶他一起去見客戶,結果談得非常順利,把生意談成了,原因是他懂得傾聽客戶的聲音。「懂得傾聽,懂得和人溝通,有時比懂得技術更厲害。」 除了講座活動,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特別將聽損者的故事拍攝成影片《愛,使生命動聽》,詳細記錄了他們克服聽損、努力活出自信的故事。
23年來,雅文基金會致力幫助聽損兒建立聽語溝通的能力,使聽損兒在有聲世界發揮所長,至今有超過4千名聽損兒受惠。當年的聽損兒,現在已經成為大學生、上班族。為了讓更多人看見聽損兒的優異表現,並以此傳播聽語教育中的重要觀念與方法,雅文基金會自今(2019)年起舉辦多場校園講座,盼能促進各界對聽損者的了解,打破偏見與刻板印象。 「用心聽.好好說」校園巡迴講座第四回∼圓滿成功! →媒體報導:聯合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