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閱讀教育、藝術教育、科普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及媒體素養教育學習圈,以六圈合作之模式,強化各圈彼此交流,促進跨圈合作之可能及觀摩彼此會務推動之經驗。 2019教育部學習圈「六圈攜手.學習共好」於11月29日舉辦「期末參訪暨分享會」,由藝術、多元文化圈策劃,前往參觀長榮海事博物館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六大學習圈近50位夥伴參加,進行一場富含「知性」與「感性」的學習之旅。
第一站來到了臺北市中正區的「長榮海事博物館」∼設立長榮海事博物館是前長榮集團 總裁 張榮發 先生多年來的心願,希望藉由海事博物館闡述 張榮發 與海洋的深厚情感及推廣台灣的海事教育。這是一間以海事為主題的博物館,適合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來館參訪。 館內大量收藏了種類豐富的模型船,從遠古人類以挖鑿方式建造的獨木舟,到西方所發展的各式帆船、機械動力船、工作船;還有展現台灣海島民情的竹筏,以及具有宗教信仰意義的王船等。 其次,館中亦展出為數不少以海洋為背景的畫作,年代橫跨18到20世紀,從烽火連天的戰爭場景到波光瀲灩的海上帆影,可逐一欣賞各時代畫家筆下別具風情的海洋景象。此外,長榮海事博物館亦有航海探索區。配合航海儀器及多媒體互動展示,讓夥伴們親身體驗海上航行的相關知識 。
前往台北市士林區「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於1994年6月9日開幕,是一間以台灣原住民文物及歷史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館內共有四個樓層,規劃有四大區,展出的常設展主題分別是「台灣原住民人文與自然環境」、「生活與器具」、「衣飾與文化」與「信仰與祭儀」,主要蒐藏、研究、展示台灣原住民的文物,並藉由教育活動之推廣,希望能夠喚起過去那一段無文字記載的歷史,促進各族群間彼此瞭解,更而相互尊重,拓展關懷視野,呈現台灣本土文化之多元性。
藉由導覽老師精彩的解說,讓我們了解到各族群的語言與其文化相近及相異之處。同時,館方也特別安排原民手藝DIY活動,讓我們一起動手體驗原住民的藝術之美。
一天豐富的藝術學習之旅,重頭戲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舉行的「六圈期末分享會」,分別由閱讀、科普、藝術、多元文化、本土語言及媒體素養,各由一家單位進行專案分享,與夥伴互相交流、跨領域學習。
夥伴們分享每年期初、期中、期末的六圈跨界交流,成為固定為自己充電與成長的行程,謝謝各圈組長用心籌辦,也期待每一次相聚都有不一樣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