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本著「創新科技 美化人生」理念,以推動科技教育、藝術人文、創造和諧進步之社會為發展宗旨;2002年鑑於優質的設計對資訊產品的重要及附加價值, 開辦奇想設計大賽,期提升國內資訊產品設計能力,及為未來即將成為設計師的學生提供一最佳實務訓練經驗。
4/24這天,小編與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麗華 副執行長一起從台北至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與第一屆奇想設計大賽攜帶式電子資訊產品組-金獎得主 陳彥銨 和 PC產品設計組-金獎得主 張修明 進行訪談∼聊聊他們當年參賽作品、設計理念及想法;面對比賽參賽心態、得獎心得…
2003年奇想第一屆攜帶式電子資訊產品組-金獎得主 陳彥銨(明志工專)畢業後,就讀雲林科技大學工設所,研一時嘗試創業,2010年大岩壁工作室(雷射切割急救站),專注於替各大專院校學生提供Total Solution 服務及高效、高品質的非金屬雷射切割體驗。當年由打電動得到靈感,設計了警用電子定位儀,是一個為警察攻堅時視線無法掌握設計,以掌握行動時,我方警力人員位置及分布情形。 得獎後到現在,影響最深的是,「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設計界的明日之星」,對這個產業編織著一個美麗的夢想,就像是一個粉紅色的氣球,覺得自己出社會以後,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設計師。離開校園,進入社會遭到輾壓種種痛苦的過程當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念頭支撐著我,以後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角色,現在這些痛苦都不是什麼很重要的問題。 參加奇想的經驗,我想對年輕未來的設計師在進入社會和社會化過程,痛苦磨合的階段,有一個很好幫助的效果,算是心裡的一個寄託,也因得奇想金賞獎,讓他堅定的想要走設計這條路。現在的他,不但在設計領域小有成就,多年來出手幫助過不少年輕學子,將自己作品的藍圖,變成實體模型,期間還因此培育了學弟妹的團隊贏得金獎。
同為第一屆PC產品設計組-金獎得主 張修明,在交通大學藝術應用藝術研究所畢業後,就一直從事產品設計,曾在企業工作、也有接案,2011年創立Homer Concept人家概念有限公司,致力於健康、自然、創意與持久的產品。 他回憶起當年的作品「Black Mode」:將新傢飾主義應用到PC產品上,將電腦與書架結合發想,把PC想成一個工廠的運作,將每個零件拆出來,給他一個角色,如某個零件像工廠的發電站,再將零件組裝起來,賦予他造型。他覺得參加比賽是一個過程,獲獎當下是一個肯定,除賺到獎金,也為自己人生的履歷加分,更開拓個人眼界。分享:【TV】人家概念_用木傢具傳遞空間設計品味
彥銨對未來的期許,工業設計變成興趣,期望自己不須以此為生,因為學習工設,改變了我們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發現問題的能力。自己有了這些看法和技能後,所得到一切生命中的歷練,混合這些養份,在對的位子享受他,不一定要成為每天花八個小時上班的外觀設計師。研究所時,訓練到一些找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或系統,讓他在研究所時就開始思考,我要怎樣可以開心做設計,這是我多年來努力的目標。
談到夢想,修明認為到這年紀基本必須要實現夢想或是有實現夢想的能力,這些都與經濟有關,目前設計對他來說是可做可不做,就是不一定要靠設計維生。其實跟各行各業一樣,有些人會一輩子做一件事,有些人不會,只要他找到更好的出路,那就是最好的。設計師不該有設計師的包袱,會過得比較快樂,設計或生活的廣度也會增加。
彥銨回想多年來,幫助過不少年輕學子,將作品的藍圖,產出成實體模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協助過一位雲科學妹林依儒,她也是我的房客,林依儒團隊參加2014奇想設計大賽,得到金賞獎。 站在參賽學生的角度,彥銨給了奇想一個建議∼因他工作的一部分是做模型管理,曾幫助學生規劃,用合理的價錢、把模型做出來,這個能力學生欠缺,有的模型廠會痛宰你的荷包,奇想十八年來十分用心在辦比賽,有業師講評非常棒,建議業師講評外,是否也能給得獎學生一些模型製作的建議,可設一統一諮詢窗口,以業界的能力,由模型業師給予模型製作材質、機構…等最佳化的建議。
感謝彥銨和修明分享許多點點滴滴的回憶與經驗,也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彥銨、修明和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麗華 副執行長於4/24一同合照留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