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祖父母節是8月23日(星期日),教育部設定主題為「防疫新生活-祖孫共學趣」,因應疫情,特將防疫觀念融入祖父母節,希望孫子女們多關心家中的長者,透過祖孫共同參與、共遊、共學,增進代間感情與理解,創造和諧關愛的樂齡環境,並將本次活動理念「傳承與感恩」,聚焦於「防疫新生活-祖孫共學趣」活動中,以強調祖孫雙向家庭世代關係的交流與學習,表達對彼此的關懷和感恩,凝聚家庭情感。 聯合國自1991年起,將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日」,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世界人口高齡化的議題;教育部也在99年發起「祖父母節」,並自100年起固定將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定為「祖父母節」。 為了倡導家庭世代同樂共學,喚起各界對於親情、孝道及敬老尊賢倫理道德的重視,並增進祖孫相處時光,教育部於8/23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辦理祖父母節系列慶祝活動,含「祖父母節記者會」、吃出健康、家庭美味關係的「為愛料理-與家人的幸福時光」圖文心得徵選示範觀摩及「防疫新生活-祖孫共學趣」祖孫闖關攤位活動,現場除了靜態展示活動,也可欣賞精彩的表演活動-小丑蛋黃志工團洗手舞、互動遊戲等,鼓勵祖孫手牽手,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當日,除了精彩的表演活動外,也將宣導教育部辦理「為愛料理」圖文心得徵選觀摩示範,透過比賽用滿懷愛意的菜餚向親愛的長輩或家人道聲感謝,結合營養與健康元素,用愛的料理創造與家人的美好幸福時光、建立美味關係。活動邀請 吳秉承 主廚擔任活動代言人,示範為家人做出營養健康料理,並體會世代「共學、關愛」的內涵並促進家人互動關係。
教育部 潘文忠 部長出席活動時表示,祖孫節非常有意義,為什麼一直覺得說我很期待來參加,每次我要參加這個活動前,都一定會跟家裡的兩個孩子說,我要去參加祖父母節,因為我已老早超過平均年齡了,也特別提到國人平均當阿公阿嬤年紀,竟然是54歲,表示自己很想當阿公∼透過祖父母節來提醒我們的年輕世代,要記得我們的阿公阿嬤。
同時在記者會周邊還規劃「防疫新生活-祖孫共學趣」∼祖孫闖關攤位活動,邀集教育部終身學習圈之基金會(技嘉、研揚、福智等…)、社教館所及家庭教育中心共同參與,讓民眾可以藉由祖孫代間的闖關遊戲,培養防疫觀念,展現「共學」與「同樂」的精神,並強化家人間的情感連結。
本會應邀參與「防疫新生活-祖孫共學趣」闖關活動,將技嘉數位之愛樂齡學苑首度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廣場,陪著近100位全家大小一起製作「祖孫創意早安圖」、「我把阿孫變老了」、「AR動物體驗」等三種數位之愛手機課程∼教育部 潘文忠 部長、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黃月麗 司長、教育部 吳清基 前部長、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陳雪玉 館長一起來體驗∼
(左一)宇豪小朋友說:其實我變老也蠻帥的! (右一)清芝阿嬤說:從未留過長髮,沒想到今天終於圓夢,變年輕又長髮,覺得自己很漂亮,手機真是太神奇了!
由於社會結構及家庭型態的逐漸變化,傳統家庭組成的形式逐漸改變,孫輩與祖父母間的互動機會也漸漸減少,教育部期待透過祖父母節引起民眾的關注,讓國人從小培養敬老、親老的品格外,同時能結合社區、民間資源辦理祖孫代間共學的活動,從家庭的祖孫關係做起,以打造「無年齡歧視的社會」,建構友善及世代共榮的高齡社會。祝天下祖父母們健康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