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達人金句牆”吸引大批民眾佇留關注、拍照!
教育部自民國89年起結合民間力量推廣終身學習,至今已經第21年,今年持續推動六大主題學習圈,由技嘉、何嘉仁、研揚、耕莘、鄭福田與金車文教基金會,於9/19國立臺灣圖書館舉辦「2020愛學習嘉年華」活動,全臺非營利組織和社教館所也一同響應。
「2020愛學習嘉年華」連結科普、藝術、多元文化、媒體、本土語言、閱讀等六大教育議題與社教館所協力,規劃40場Maker愛學手作坊、12場舞台表演秀,以及40場互動學習攤位,像是透過小小主播體驗傳達媒體素養知識,或是藉由液態氮製作冰淇淋,帶領孩子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等,透過多元的實作活動,促進民眾學習新知的動機,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子前來體驗。活動現場集滿12個指定關卡章即可參加摸彩,大會開幕還有早鳥參加禮等多項豐富獎品,歡迎全家大小一起感受「愛學習」的樂趣(參加人數約1,900人)!
活動邀請秀朗國小弦樂團進行暖場表演、中華自然科學創意協會進行科普表演秀,並邀請教育部 林騰蛟 常務次長 和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黃月麗 司長,以冰火青春科普秀為活動揭開序幕∼
林常務次長(圖左)表示,台灣目前已是高齡化社會,預計在2025年,高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台灣將會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終身學習越來越重要。他強調,除了正規教育之外,民眾應常保終身學習的習慣,配合科技社會發展趨勢,隨時保有一顆熱愛學習的心,他鼓勵民眾,學習不嫌晚,願意學習的人,永遠都是最富足的人。 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麗華 副執行長(圖右)表示,期盼各基金會夥伴和社教館所不只要各自努力,更要跨學習圈協力合作,持續為終身學習創造更多的可能。
教育部 林騰蛟 常務次長也到現場參與夥伴們精心籌備的科普、藝術、媒體素養…等多類型工作坊及DIY活動,場場爆滿,次長都忍不住一起同樂體驗∼ 六大主題樂園及社教館所樂園內容包羅萬象,連結當前熱門教育議題及多元專業課程,如:科普教育圈提供科技領域新知,讓民眾透過操作藍芽投籃機器人、發射紙火箭,體驗科技在生活中創造的魔法;閱讀教育圈打造歡樂故事屋及桌遊體驗,帶領民眾走入文學世界;藝術教育圈提供絹印、纏繞畫、烏克麗麗、木琴鼓等體驗活動,帶領民眾用感官體驗藝術之美。 多元文化圈瀰漫著異國文化氛圍,盼與民眾分享各地美食、語言及文化;本土語言圈與民眾一同回歸在地,探索臺灣客家及閩南語文化;新興的媒體素養圈則企盼透過手做簡易動畫及小小主播體驗活動,與民眾分享媒體素養知識及能力。今年更邀請到社教館所共同參與,引領民眾一同體驗科技、探究歷史文化、關懷生態環境。
防災作伙來、數位閱讀E教室、海科VR360、臺灣時空旅行、閱讀無限大富翁、
藍芽投籃機器人、紙火箭發射器、AI機器人、繽紛海底世界
科普教育學習圈以技嘉教育基金會擔任組長,結合各教育基金會之豐富社會資源與多元在地之觸角,於全省各社區內進行科普、科技、創新相關之工作坊、實作體驗、志工培訓、競賽、研習等多元多面向的課程及活動,藉以促進大眾對「科普、科技、創新之學習與運用」,進而「開拓科普學習新視野」提升大眾之科普素養及數位運用能力,帶給大眾「科普快樂GO」。
繪本故事、手作書角、閱讀不毒、就愛歡樂故事屋!
閱讀教育學習圈以何嘉仁文教基金會擔任組長;閱讀是一項長期的、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活動。它影響著個人素質中最基本也最核心的部分──價值觀、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閱讀也是一個人了解世界與世界接軌的過程,同時是心靈自我省思,即透過閱讀來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從而養成內省和深思的習慣,因而它對於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是從小培養創造力、想像力、判斷力、理解力以及寫作力之重要基礎。期望透過多元閱讀方式,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不限於年齡、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從紙本書到電子書,藉由便利的閱讀媒介,養成全民閱讀的習慣,期望培養社會閱讀風氣,達成全民終身學習之願景。
玩轉動畫、來去生活在萬華、主播體驗、媒體識讀、媒體玩什麼?
媒體素養教育學習圈以金車文教基金會為組長,有鑑於數位時代的便利,人們接收資訊量大又快,而假新聞濫傳、自媒體興起等議題,促使培育國人識讀能力刻不容緩。透過工作坊、講座研習、動畫/微電影競賽、街頭倡議、線上教學等多元管道,期讓媒體素養成為國人必備素養。
漢字、絹印、禪繞畫、烏克麗麗、木琴鼓、心靈SPA、創意圈圈畫圖、氣球變變變
藝術教育學習圈以研揚文教基金會擔任組長,為發揮策略聯盟精神,結合各基金會之豐富與多元的學習資源,以「合作」、「資源共享」及「整體行銷」為基礎、「提升國人美學素養」為目標。透過聯盟活動,以巡迴畫展、親子導賞、戲劇巡演、見學參訪、才藝培養、展演平台、體驗創作等活動方式,落實「體驗學習」以增加大眾對於藝術內涵之瞭解、提升國人之美學素養,共同為深耕台灣藝術教育而努力。
多元文化親子DIY、愛與勇氣的冒險闖關、吃貨的異國旅行、越語學習棧、多元泰好玩!
多元文化教育學習圈以耕莘文教基金會為組長;面對臺灣多元文化移民社會的歷史與現況,「多元文化教育終身學習圈」以追求人類的自由、族群間平等對待與和諧共存為核心精神。透過各項學習計畫,涵養社會大眾的文化包容力,在面對不同族群文化時能抱持尊重、同理、平等的積極態度,讓多元文化素養得以植根人心,並成為臺灣社會發展歷程中最健康美善的基因。
熟似樹木學台語、詔安客文化體驗、台語諺語歌謠鬥陣唸
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以鄭福田文教基金會擔任組長;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是自然演變而來的台灣傳統母語,在過去因為國家語言政策的失衡,造成現在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會講、使用機會少,將以「沈浸式」、「生活化」的模式舉辦相關活動,期待本土語言能發光發熱,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底蘊。
除了六大主題樂園及社教館所樂園,愛學習嘉年華活動也安排豐富的表演節目,包含:愛與勇氣的旅程、秋天的天空、小豎琴音樂演出、傳統重金屬音樂-北管牌子、台灣我的家、客人來玩【說客語】、陳三五娘之益春留傘、吉普賽人樂團吉他彈唱、日本和服藝術舞蹈、阿美族歡樂舞、讓愛走動…等精彩演出!
學習能提升知識、技能水準及自我修養等能力,是個人潛能發展及自我實現的條件,也是促進家庭幸福和諧、社會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終身學習」習慣養成,是現代人不可少的幸福密碼,更期能讓「終身學習成為國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教育部感謝各基金會夥伴及社教館所合力舉辦「2020愛學習嘉年華」,提供民眾科普教育、藝術教育、閱讀教育、本土語言、多元文化、媒體素養等多面向學習活動,期盼全民皆能享受學習的樂趣,將終身學習內化為生活習慣,共同創造全民樂學習的社會!讓我們來看看精彩的活動回顧吧∼請點我連結 新聞連結:教育部、中央通訊社、臺灣時報、青年日報、中華新聞雲、Pchome-教育廣播電台、Pchome-中央社、蕃薯藤-中央社、Yahoo-教育廣播、Hinet-教育廣播電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