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聽過「第三人生」嗎?現在台灣人平均壽命80.3歲,倘若60-65歲退休,我們可能有20年左右的歲月可以讓我們好好規劃,在職場進入中壯年階段(50歲左右),即慢慢開啟我們的第三人生,南平廠務部行政課與桃園家庭教育中心合作,於南平舉辦「中高齡工作與生活:我的第三人生」講座,有幸邀請 陳乃綾 諮商心理師向同仁們分享,提早準備,順利展開自己的第三人生。
乃綾向大家分享,約翰藍儂的名言小故事「五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關鍵。上學以後,他們問我長大後的志願夢想是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沒搞清楚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沒搞清楚人生」;人成長過後,開始會扮演許多的角色,例如:父母、夫妻、主管或職員等等,因而產生出扮演的壓力,壓力隨著時間累積進而影響身心靈,情緒可能引發相關的癌症,因此乃綾強調:”剛剛好”一詞,也就是足夠好的媽媽或是爸爸,希望我們於日常生活扮演的角色,善待自己,足夠放手一些事務,開始第三人生,如果您還未踏入第三人生,也可以慢慢思考,做好準備,50歲時人生重新開機。
乃綾提到人與人間的情感流動是細膩且易感受的,自身的情緒如果不佳,他人容易察覺,因而引發身旁人們的負面情緒,乃綾建議大家「照顧好自己,才好照顧他人」,平常養成有休息放鬆的時間,進而有好的身心情幫助周遭的人;自我放鬆&照顧的分為身心靈三種面向,身:運動、瑜珈、泡湯、按摩;心:逛街、看書、聽音樂、看電影等;靈:拜拜、冥想、禱告、宗教活動及自我對話;每個人可依照喜好照顧自己,藉以充電得到休息的能量。
老師推薦大家正念療法及靜心冥想,並慢慢帶著大家一同練習體驗,拆解「念」,念=今+心,也就是一心一意於當下,使用自己的五覺去感受當下,讓五感覺察,正在發生&此時此刻的事,延伸出專注當下,乃綾老師利用十分鐘讓在場的大家實作體驗正念加靜心冥想,透過十分鐘的練習得到休息、充電、整理思緒,有研究顯示十分鐘的深層正念靜心冥想效果接近於1-2小時的睡眠,大家課後反應好評一致。
接近尾聲,老師向我們分享:「愛自己,很簡單」的十種方法,讓我們更懂得專注於自己,更愛自己,感謝陳乃綾心理師的分享,也感謝基金會介紹及家庭教育中心的協助,如同仁對相關心靈提升有更深的認識,請加入 陳乃綾心理師 FB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