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發揮非營利事業組織服務社會之功能,教育部於2003年起,指導基金會以自發性的服務精神,每年以系列多元的活動形式辦理「年會」,並以「交流.學習.成長.合作.發展」之原則規劃,號召全國教育事務基金會全程深度參與;十六年來「教育基金會年會」已成為資訊技術交流及專業成長之重要平台,也獲得非營利事業組織之高度認同。
2020年「全國教育基金會年會」籌備會於8/30啟動,共32家基金會擔任籌備委員協助活動執行、開放360位教育基金會工作者報名參加,教育部持續支持&指導「年會」之規劃、籌備與辦理。
2020教育基金會年會於12/7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9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因疫情,年會以「NPO的第二曲線」為主題,許多非營利組織今年會務推動、募款因疫情受到極大的影響,夥伴們在「做公益」同時,除須保持社交距離,更須因應疫情來推動工作,發展新可能(第二曲線)也須了解多元的「善念行銷」方式。
年會期能給NPO夥伴們,新的工具與新的能量,以帶給NPO工作者更多元思考與刺激,將對台灣NPO工作者在未來會務計劃推動有影響、啟發。本次年會因應防疫透過QR CODE掃碼新科技落實座位實名制,有近350個教育基金會夥伴參與,並以NPO好友九宮格活動協助與會夥伴跨域交流,期望增進夥伴們的跨域合作與發展,共同創造NPO的第二曲線,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創新作法。
年會活動開幕由福智青年讚頌團,以「覓幽蘭」、「凝眸」、「在這個時候」演出開啟序幕∼是由一群長期在基金會學習的大專青年組成,以熱愛的表演藝術方式,演繹讚頌深邃的智慧與虔敬。從心靈傳遞幸福美好的樂音,讓更多年輕人接收到讚頌內含的祝福,進而提升心靈,感受生命無限的希望。福智青年讚頌團自 2009 年成立以來,至今已在逾20所大學院校中演出,並遠赴美國、加拿大、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透過多層次的藝術形式,呈現出福智青年良善、美好、歡愉的感恩心意。
首先,教育部 潘文忠 部長(圖左一)、總召集人技嘉科技 葉培城 董事長(圖左二)親臨會場致意並頒獎表揚,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顏寶月 副司長、臺灣科學教育館 劉火欽 館長共同蒞臨會場參與。
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陳添順 董事長,以教育、藝文及工藝的視角和行動,關懷新竹家鄉和臺灣土地,至今已達十二個年頭。由島內到島外、自臺灣到日本,每年皆循著創意的脈動,踏出藝術見學的足跡。「鴻梅文創志業」透過「BOOK+」閱讀與「分散式美術館」計畫,打造「讓在地人驕傲,旅行者憧憬」的人文美學風景,透過與時俱進的資源挹注與舞台搭建,從人才、系統、環境的挖掘、陪伴及涵育著手深耕,積極參與臺灣全生態藝文環境的打造。
由地方創生先行者 何培鈞 先生為傳統小鎮創造新的生命力,認為傳統產業並未沒落,只是需要被我們重新看待,集合年輕人的創意,為竹山小鎮注入新的活力,使傳統藝術與文化以新的面貌延續。當地居民透過竹山光點小聚活動一起來關心故鄉,鼓勵居民提出有助於家鄉發展的計畫。他與大家分享人心必須重生,地方才得以創生。
午餐時間,大會特別支持訂購利伯他茲基金會~「七品聚實習餐廳」由更生人製作的便當。為響應防疫,利伯他茲基金會 周涵君 執行長高規格準備自然環保可分解的免洗餐具,讓餐點從裡到外,愛健康更要愛地球!邀請與會的夥伴一起響應永續、環保及美味兼具的用餐體驗。
麥傑廣告創意 陳進東 總監擅長將「善念」融入品牌形象中並整合設計與策略,將豐厚的文化底蘊結合美學設計,是少數具有跨產業國際品牌行銷實務又兼具策略規劃全方位設計師。
由臺灣數位文化協會 陳文良 理事長分享,非營利組織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機會,希望透過演講讓基金會工作者有新的啟發,能在後疫情時代,發展第二曲線的新可能,找到組織的新道路。
「實務分享」由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 蔡素貞 校長、金沙文教基金會 林懿偉 副執行長 和 eFOOOD創辦人兼踏入惜食路的資訊人 鍾馥如 小姐進行報告分享∼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顏寶月 副司長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許多非營利組織的會務推動、募款受到大影響,在「做公益」同時,除須保持社交距離,更須因應疫情來推動工作,年會討論發展第二曲線的新可能,並了解多元的善念行銷方式;當組織在第一項優勢還在高峰時,可開始著手規畫,而找到另外一條新的出路,帶出第二個成長動能,讓我國的教育組織具備多元豐富的內涵。 2019-2020年由技嘉教育基金會擔任年會總召集人一職,感謝每位工作夥伴的支持與付出,同時也藉此時將總召身份傳承至金車文教基金會,未來也會繼續努力。
全體籌備委員們同心合作、齊力辦理年會,感謝全體籌備委員們這段時間的奉獻與付出∼現場工作人員活動當天更是一刻不得停歇,因為大家的努力才有完美的呈現。期待明年2021年再相聚! 新聞報導:自由時報、雅虎新聞、華視、卓越雜誌、教育部全球資訊網、聯合新聞網、大紀元、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台、台灣新生報、HiNet、新浪新聞、華人世界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