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閱讀教育、藝術教育、科普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及媒體素養教育學習圈,以六圈合作之模式,強化學習圈彼此之交流學習,促進跨圈合作之可能及觀摩彼此會務推動之經驗。

  2020教育部終身教育學習圈,於12/18舉辦「2020教育基金會學習圈六圈期末參訪-新竹文創小旅行」一日遊,由科普、多元文化學習圈策劃,前往鴻梅文創、或者書店、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等,六大學習圈近45位夥伴參加,進行五感體驗(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肢體動覺)的學習之旅,並帶領大家透過實地走訪,認識由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共同打造的「或者」人文美學品牌。

.科普教育學習圈:技嘉教育基金會
.藝術教育學習圈:研揚文教基金會
.閱讀教育學習圈:何嘉仁文教基金會
.媒體素養教育學習圈:金車文教基金會
.多元文化教育學習圈:耕莘文教基金會
.本土語言教育學習圈:鄭福田文教基金會

  首站夥伴們來到了新竹縣竹北市的『或者書店』∼或者是鴻梅文創以大新竹地區為起點,打造的人文美學品牌。場所經營核心在於創造、積累豐富有趣的「BOOK+」五感閱讀體驗,專注聆賞故事、感受時令、飲食文化、品用選物、旅行風土等生活體驗中,目標是以新竹為出發點,攜手青年世代,打造「讓在地人驕傲,旅行者憧憬」的人文美學風景。本次小旅行將邀請各位打開感官,體驗新竹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在「或者光盒子」聽取鴻梅文創陳添順董事長分享其創辦理念∼陳董事長秉持著對社會的關懷,將企業的經營思維導入社會企業的運作,結合地方文史、農產特色、培育青年藝術家,搭建分享平台等,藉由各式活動與展覽的辦理,向大眾推薦風土交融的台灣人文之美。企業家做公益,富含創意、也善於行銷,藉由鴻梅文創社會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勇於跨界連結的經營方式,期能為NPO夥伴帶來更多啟發。


  一天豐富的藝術學習之旅,重頭戲在或者風旅舉行的「六圈期末分享會」,分別由閱讀、科普、藝術、多元文化、本土語言及媒體素養,各由一家單位進行專案分享,與夥伴互相交流、跨領域學習。

  「或者風旅」分別有MUI 14餐廳用餐空間,以及客房區域。客房區域總共規劃了五間客房,與二個主題不同的公共空間。延續了或者品牌的設計思考與風格,空間風格整體上保留了舊有的傳統建築元素,但以當代設計的手段加以詮釋新的空間語言,使用大地色系的色彩與材質為基底,提供來訪旅客一個全新的住宿體驗,一個好朋友的家,而非另一個旅店。


  穿梭於新竹市區巷弄間,探訪「或者工藝櫥窗」,領略將藝品融合於生活日常的工藝之美,在「大同108再生基地」與「新州屋」了解如何結合地方歷史,以文史工作、社區協作等方式,將不同世代的樣貌重新加以詮釋。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為昔日的「有樂館」,於 1933 年開幕,為全台首座具有冷氣設備之歐化劇場,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為日據後期二次大戰前,展示日本國力之公有建築。一九四五年光復後,有樂館改為國民大戲院,將原來五百多人座位擴充為七百多位,除播放電影外,還曾舉辦過音樂會及入伍徵召等各種活動,以其獨特的空間, 鮮明地刻畫著新竹市民的生活史。

  「大同108再生基地」新竹市大同路108號是一棟五層樓的美麗老洋房,坐落於東門市場旁。這棟原來是新陶芳餐廳的老建築,就位於七十年代新竹市舊城區中最熱鬧、最繁華,最有商業氣息的老街區。活化後的「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化身職人魂燃燒的「竹塹練工房」,傳遞蓪草、螺鈿、玻璃等新竹世代工藝的精妙底蘊。

  「新州屋」是新竹第一間百貨公司,在建築立面上,也使用了許多現代建築的表現手法。例如傳統建築往往強調對稱的概念,但新州屋卻一定程度上揚棄了這種原則。不對稱的立面加上細緻的線腳變化及切線的分割,複合式的表現,讓這棟值得再三玩味。


  夥伴們分享每年期初、期中、期末的六圈跨界交流,成為固定為自己充電與成長的行程,謝謝各圈組長用心籌辦,也期待每一次相聚都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