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教育基金會與明門實業共同舉辦的工業設計競賽「奇.想設計大賽」,以教育為主、競賽為輔的設計比賽活動,多年來造就了許多設計業的明日之星,今年的作品精彩、角逐激烈∼「2021奇想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展」,位於松山文創園區南向製菸工廠2樓的iF台北設計沙龍,工業復古建築中,暗藏許多設計與文創巧思。奇想設計大賽榮幸受iF_DESIGN_ASIA藝符設計 李建國 總經理邀請,將本屆入圍作品展示於iF空間,5/3起為期十天將展出精彩作品!

今年我們一起探討了二個議題…
因疫情隔離了彼此、疏遠的人際如何透過新科技來照護人們的健康及重新連結彼此?
又因「安全至上」的防衛心態興起,現代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製造出「玻璃心世代」的小孩無法自行處理挫折,如何透過產品培養孩童問題解決能力?
讓我們一睹新興設計師的創意,5/3~5/12 盡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iF台北設計沙龍!

  本會於5/7下午6:30假松山文創園區2樓iF台北設計沙龍舉辦設計茶會,會中邀請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麗華 副執行長明門實業 呂慕林 經理藝符設計 李建國 總經理麥傑廣告 陳進東 總監和2021奪得G-Design美化人生與創新科技組,得獎同學和指導老師一同共襄盛舉,並頒發指導教授獎∼

技嘉教育基金會 周麗華 副執行長:
 

 

  技嘉2003年舉辦第一屆奇想設計大賽,2021是第十九屆, 2022年將是第二十屆奇想設計大賽,大家很關注也期待,對我們是否會是一個轉型的契機,以及如何做創新與改變。非常感謝iF Design Asia藝符設計公司李建國總經理,提供iF台北設計沙龍的場地,讓奇想第十九屆入圍作品在此展出。

  2020年因疫情關係,決賽從原定3月延至7月辦理,這段無法辦活動的期間,奇想團隊回訪了2003、2004及2014年得獎學生。2003年金賞獎得主陳彥銨分享:得獎時受了很多媒體的採訪,深深覺得自己將是一個設計界的明日之星,因此畢業後即決定創業。創業路途遇到很多困難,但他不斷告訴自己能夠成為明日之星,支持他度過瓶頸。我們至雲林科大附近工作室拜訪他,確實小有成就,他也幫助許多學弟妹將作品藍圖化作實體模型,其中有許多學弟妹的得獎作品都讓他引以為傲。訪第二屆得獎者,開設22Studio工作室的游聲堯,本屆奇想獎盃即是他的作品。

  奇想在2014年加入行銷,明門鄭董事長提到設計人才也要有行銷概念。我們拜訪2014年第一屆行銷獎得主,這個團隊有8個人,畢業後有4位從事行銷相關工作、1位在德國念書、3位從事設計工作。回饋分享的內容,他們不約而同提到當年奇想增加行銷競賽,對他們是相當深刻且實質的幫助。最後非常感謝在背後支持學生的每一位老師,也謝謝參加奇想設計大賽!


明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呂慕林 經理:
 

 

  對於奇想設計大賽有非常深的感觸,從加入明門公司的第一年即參與奇想,至今有16年。很有感觸是明門實業與技嘉基金會的異業結合,讓奇想不只是一個比賽,加上從前幾年導入的Marketing行銷獎、專利等,投入專業人才與學生互動,這些在同為設計競賽的領域是很難遇到的。奇想是真的希望學生在過程中學到些甚麼。

  就我自己而言的感觸,參與奇想設計大賽的訓練,設計系的同學未來不僅是只能做設計,能夠接觸的領域其實非常廣。以我自身為例,從設計做到現在擔任Sales,我相信一系列的訓練能夠帶給大家很多收穫。也謝謝iF李總,在這次的茶會提供大家彼此交流,讓大家彼此分享資訊,真的非常棒。


藝符設計有限公司 李建國 總經理:
 

 

  技嘉教育基金會、明門實業公司、在場所有的老師與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大家今天一同相聚在iF台北設計沙龍參加奇想設計大賽作品展茶會。這幾年非常榮幸受邀擔任奇想大賽的評審,能夠感受兩個主辦單位對此獎項的支持與投入,我相信參加競賽的老師和同學一定也是感同身受。對我而言,擔任這個獎項的評審是非常愉快的事,可以看到很多優秀學生的表現,跟同學們的互動、以及與評審們之間的討論都讓我受益良多。今年很開心有機會邀請本屆奇想入圍的作品在iF台北設計沙龍展出,也謝謝技嘉與明門團隊的支持,兩個公司的同仁也都投入很多心血。

  奇想這個獎項如剛剛所提,準備要邁入第20年,作為iF–一個設計推廣機構,也對這個獎項感到非常成功,也感謝兩個主辦單位對設計新秀支持。當然還要特別感謝在做的老師及學生,有您們的投入才能促使這個獎項持續,尤其獲獎的同學們背後的指導老師功不可沒。再次感謝大家今晚的蒞臨。


麥傑廣告公司 陳進東 總監:
 

 

  首先與各位分享亞馬遜(Amazon)CEO Jeff講過的一句話: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你會為你的天賦感到驕傲?還是你的選擇?

  今天主辦單位不論是技嘉、明門還是iF設計,您們的所選擇的路一定不好走。從我參與奇想到現在,以行銷角度看每一年辦下來學生的進步,包含看到每一位得獎學生的反應,都讓人很感動。因為教育是一個百年志業,我們要辦一個活動很容易,但是要紮根,且每一環扣的認真,包含我也曾在賽前受邀分享如何透過行銷角度看設計,除了美學、消費者觀察,還有從人的善念出發。在行銷組的部分不只是產品美學,同學們比較辛苦要懂設計,要懂策略,還要懂行銷,甚至還要了解募資。

  以行銷評審歐陽老師常問同學的問題是:假如今天你的作品獲得首獎,底下三位評審都是創投老闆,你要如何說服他拿出資金來贊助你?你的管理開發流程、團隊中的腳色、每月花費的人事費用…等都問得非常詳細。這代表兩家公司在辦這個活動時,有很多問題是需要深耕、甚至落地與學校和產業接軌,這些年都看到很棒的成長。經過幾次的評審,我發現我學得最多,我在產業了解商業模式,但學生沒有受限的想法讓設計的力量展現無限可能,因此希望奇想不只是這19年,而是能再將這效應擴大。同時也要藉在場大家的掌聲謝謝各位老師,能夠將追求設計一個好作品及學生對自己的自我要求。會後多交流與打卡分享,希望這些好作品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指導教授_創新科技組金賞獎_實踐大學 陳禧冠 老師:
 

 

  首先恭喜在場的同學們,您們都很厲害!

  自1995年在實踐教書的第一年起,其實好的設計師在學生時代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呢?因為設計師的養成教育非常難、超級難。第一,你必須不能完全聽老師的,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你又不能完全不聽老師的,這樣就像一塊海綿不能吸水,所以這是必須拿捏恰到好處的功夫及學問,再加上自己人文的厚度。這不像背書背久了就會是你的。所以要告訴各位同學,你們接下來進入就業,要適度保持讓自己吸水、學習,但也要適時展現自己讓人家知道你是有看法、有理想的。

  另外也要請同學好好珍惜這些願意投入的好公司,如明門和技嘉,經過19、20年持續願意投注資源在設計教育上,對於這些企業我非常的感佩。曾經幾年我也在奇想擔任過評審,可以了解對大家的期許,第一是Effective Value;第二是Bring IP(Intellectual property) Awareness;第三是發崛天賦(Talent)、培育設計的下一代人才。光是這三項就能感受到非常的紮實。所以要非常謝謝技嘉基金會,台灣設計的軟實力就是這樣來的。


指導教授_創新科技組銀賞獎_明志科技大學 楊俊明 老師:
 

 

  今天能夠站在台上是沾學生的光,我的學生們一直都很努力,這也跟明志科技大學的校訓「勤勞樸實」有很大的連結。

  我想一個設計競賽連續19年辦下來都能有越來越豐富的內容,尤其現在設計競賽這麼多,如何持續同時把競賽當作不只是競賽,還賦予更多教育價值在其中,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從參與的過程中,可以看見學生學習的成長,以及對他們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在其他設計競賽少有的。

  在去年疫情爆發後,可以感受到這個世界是越來越不可測、變化多端、不容易捉摸的狀況。不過也因此我們更應該謙卑,從設計這項專業來思考如何以“人”的角度出發來互相關懷和學習,從中找到連結,互相共存共榮,同時思考如何善待我們唯一居住的環境:我們的地球。這些都是設計可以做的。也在這邊鼓勵各位獲獎同學,能在設計上發揮更多影響力。Change by Design.


指導教授_創新科技組銅賞獎、美化人生組銅賞獎_明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鎧朮 老師:
 

 

  難得機會站在這裡,台下有非常多貴賓,包含我的老師、我過去的主管,也很高興學生們能在這個環境下去感受這個競賽所想傳達的事情。

  奇想這個競賽對我而言意義重大,我在念書時就曾參加奇想設計大賽,基本上可說是陪伴我成長至今,到現在我帶學生參賽,奇想可以帶給學生的學習價值、知識和自我成長是無限大的。在場還沒有要畢業的同學,未來還有機會繼續參加,希望你們可以吸收這些寶貴經驗,轉換為自己的能量,再度挑戰設計如何去改變這個社會、這環境、這個世界。我也很榮幸這次學生的作品可以展在iF的空間,其中一件也確實於2019年獲得iF設計獎,實在非常的巧。這也代表奇想所追求的是與iF這樣國際競賽所追求的精神是契合的。學生們如何找尋未來設計師所需要被賦予的產品價值,我想在這個環境可以被觀察到。


指導教授_美化人生組金賞獎_銘傳大學 駱信昌 老師:
 

 

  感謝主辦單位舉辦這次的競賽,這次的比賽給學生很大的機會與動機參與。現在網路科技時代越來越發達,很多資訊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因此在教育的過程發現,現在小孩子不太關心“人”這件事,他們所關心的人都存在網路上,是別人寫的人、不是親自接觸到的。剛好這次帶的組別他們是去關心弱勢、需要特殊教育的學生,我便要求他們一定要做親自的訪談和觀察,而不是去網路上找資料。在過程中設計固然重要,但在觀察、訪談和設計研究這一塊也是不可或缺。這在以往得獎作品和其他設計競賽較難看到。所以奇想這個競賽有美化人生組,我便希望同學能夠好好觀察人的行為、他的動機、他需要甚麼,再下去做設計,我覺得這樣才能打動人心,並觸及使用者的需求,也很幸運在評審們的青睞下獲得第一名。

  我們這個作品有人的關懷之外,我還給同學們一個任務是要可以實際運作(working)的,等一下大家不妨可以參觀他們的作品是能夠實際操作的,因為這也是另外一個門檻。我們與銘傳大學張嘉文老師一起合作,大家有經驗便知道跨領域合作其實蠻辛苦,苦的不是老師而是學生,學生自己跑來跑去,自己焊接自己做,但這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所以我們很希望主辦單位能夠繼續辦下去,而我們也會再接再厲,從人本關懷的角度繼續參加競賽。


指導教授_美化人生組銀賞獎_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鄭金典 老師:
 

 

  結合設計思考、用設計驅動創新;今年台科、師大、台大3校聯盟(學生可互選3校的課)9月1日開學,9月6號是禮拜一如果可以辦奇想說明會的話;9/1開學是3校為了配合跟國際學校的合作∼

指導教授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鄭孟淙 老師:
 
 

  很榮幸受技嘉邀請參加作品展茶會,我任教大約10、11年,實際上技嘉從2003年便開始這個競賽,與奇說我鼓勵同學們參加,不如說是這個競賽早已建立非常好的口碑。在指導同學的過程中也不斷鼓勵同學們參與這樣的活動。就同學的角度來說是有贏有輸,有時候雀屏中選,有時候可能會落選,但是沒關係,落選也是一種養分,從過程中可以看到其他優秀作品的優點。

  我舉幾個例子,有些畢業的學生回學校找我時分享近況,他們說:老師,我在YouTube可以看到我當年在技嘉跟評審發表時的矬樣,我當時好緊張好害怕,但我還是把它講完了。我會安慰他,沒有過去的矬樣,也不會造就現在的你,很多同學在設計的各行各業都發展得很好,非常活躍。我想奇想設計競賽除了代表性以外,對同學更大的意義是陪伴他們成長的過程,就像剛才李老師所分享在學生時代曾經參加過奇想比賽。在這裡也預祝明年奇想20周年,甚至是未來的20年,越辦越豐富越多元,也預祝本次的展覽會成功!


指導教授_佛光大學 伍大忠 老師:
 

 

  我是佛光大學的老師,同時也從2002年起在實踐工業設計系教書至今。關於奇想設計競賽,我從學生的角度分享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在過去指導的這幾年,奇想已經是一個很專注、具有跟社會與時俱進這樣的文化的一個競賽,參賽學生所面臨的不只是把概念做出來。如同周副執行長在e-mail簽名檔所提到:利他即利己。我想今天的得獎作品,在奇想文化的影響之下,可看到是從人的需求,徹底解決並關注從人的角度去優化,包含對於未來跟環境永續的連接,這是讓人非常期待的。接下來的展演得到更多企業的互助、跨領域結合,包含行銷整合,我想未來就會有很多的可能性。

  另外我想同學對老師最大的困擾應該是,每一年都要從頭開始、從無到有,事實上我也常講,多數的經驗都是累積在老師身上。當然這並非不好,我們可以去蕪存菁,將最有效的設計方法和奇想追求的精神,讓同學們的創意更包羅萬象,使我們更值得去期待。

5/7台北松菸舉辦的「2021奇想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展」茶會完美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