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人手一機的時代,即便是孩童也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行動裝置,但在孩童使用手機的同時,父母難免會擔心一些問題…「孩子上網看了不適當的影片,也說髒話怎麼辦?」、「擔心孩子網路交友,誤進詐騙群組,但查看孩子的Line,孩子生氣?」、「孩子想擁有隱私,將裝置鎖密怎麼辦?」、「電子保母看法?」…等。

  3/25技嘉幸福加油站首登場是「用3C不會慘兮兮」講座,邀請到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行政申訴組組長 韓昊雲 老師,介紹各平台、APP內建的兒少保護設定(如:華碩「兒童模式」、IG社群守則、YouTube防護機制、Google安全搜尋、臉書隱私設定……),給爸爸媽媽多一道把關手續,也給孩子們一個安全上網的環境。

何謂『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依兒少法第46條規定為防止兒童及少年接觸有害其身心發展之網際網路內容,由通訊傳播主管機關召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委託民間團體成立內容防護機構,並辦理下列事項:1.兒童及少年使用網際網路行為觀察。2.申訴機制之建立及執行。3.內容分級制度之推動及檢討。4.過濾軟體之建立及推動。5.兒童及少年上網安全教育宣導。6.推動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建立自律機制。7.其他防護機制之建立及推動。

  102年8月1日「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正式成立,辦理兒童少年使用網路防護機制之建立及推動等相關事宜;為落實iWIN受理各項舉報之後續處理,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檢舉案件時之處理流程及「社政主管機關處理網際網路內容違反兒童及少年相關法規處理原則」等相關規定處理。

轉載自: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根據iWIN網路內容安全防護機構公布的「107年兒少網路使用習慣調查」結果,超過95%的兒少在學齡前就已經開始接觸網路,有46.5%的兒少自主上網年齡在7到9歲,更有超過70%兒少在國小階段已經擁有自己的手持裝置。然而,卻只有三成八裝設安全防護軟體,可見加裝安全防護軟體仍有待普及化。

  韓老師介紹多款實用又可簡易安裝的防護工具(如色情守門員、趨勢科技的爸媽守護、Family+ 健康上網路由器…),引導爸媽善用合適的防護工具或安全設定來進行兒少網路行為的管理,降低孩子在網路中受到傷害的可能。另外,更重要的提醒大家,若於網路上看到兒少不宜或是違法的內容,可以到iWIN的網路不當內容申訴系統進行申訴,由iWIN協助後續的處理,如此一來才能給予孩子最實際的保護。

  依據iWIN公布的「107年兒少網路使用習慣調查」,兒少持有智慧型手持裝置的比率,國小五、六年級為七成二,國中為八成六,高中達九成五。顯見,從小培養孩子良好手機使用習慣,可說是刻不容緩的親子課題∼兒少使用手機的危險NG習慣,包括手機未設安全密碼;喜歡用手機拍清涼照;喜歡到處打卡;睡覺時還拿著手機;通話時間過長…,這些不良的手機使用習慣,不但嚴重損害身心健康,甚至會讓自己身陷危險…身為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路、避免成癮呢?

  數位教養是現代父母必須學習的課題,家長越限制孩子3C產品的使用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唯有透過良性溝通、引導,才能培養孩子正確的網路使用習慣∼韓老師鼓勵父母們暫時放下手機,花時間與孩子聊聊天、關心學校生活,現代社會較缺乏溫馨的陪伴,更需重視親子之間的互動及陪伴。

  在韓昊雲老師輕鬆、活潑、專業、預防、分享如何與孩子溝通,引導爸爸媽媽們用開放的心態,正視網路安全防護。技嘉幸福加油站感謝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為技嘉安排非常精彩&受用的幸福講座,下個月還有一場談論重要的議題情緒教養,同樣精彩可期,技嘉同仁請密切關注報名訊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