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科普教育、藝術教育、閱讀教育學習圈,以三圈合作之模式,強化學習圈彼此之交流學習,促進跨圈合作之可能及觀摩彼此會務推動之經驗。

  2022教育部終身教育學習圈,於8/12舉辦「三圈攜手樂學習∼期初分享會-楊三郎美術館參訪」一日遊,假永和楊三郎美術館舉辦,科普、藝術、閱讀教育學習圈共25家、42位NPO夥伴共同盛舉∼此次將以藝術為主題,透過三圈聯誼,與專案分享以及結合楊三郎美術館之主題參訪,以期達到促進三圈夥伴彼此交流學習之目的。

  技嘉教育基金會周麗華副執行長、研揚文教基金會黃慧美董事長、研揚文教基金會楊煥晨執行長上台分享&感謝藝術、科普、閱讀教育學習圈夥伴的熱情參與,並期望透過聯盟的方式讓NPO組織有更多元學習的機會,都能帶著滿滿的能量回去,繼續努力!

  感謝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李毓娟司長(圖左)及紀咸仰科長特別親自蒞臨現場,百忙中撥空蒞臨期初共識營,給予在場所有夥伴鼓勵與支持,司長分享:每次來參加基金會的活動都感覺到正向充實的氛圍,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到現場,彼此交流,一起進步,為台灣的教育努力。


  本次活動重頭戲:三圈專案分享,由六家單位說明專案,並QA做交流,透過三圈專案分享專案執行與活動,讓現場夥伴能夠相互學習及交流。
   .幸福種子全人關懷協會-「弱勢家庭兒童/青少年藝術課程」
   .研揚文教基金會-「藝術光點-古典音樂魔法屋」校園音樂教育推廣計畫
   .台灣好學協會-「科普小學堂學習計畫、畢冊自己做教育計畫」
   .金沙文教基金會-「科學教育宅配通」
   .金車文教基金會-「2022看見世界走讀台灣人文故事」
   .何嘉仁文教基金會-「何嘉仁暑期英語夏令營」


  「楊三郎美術館」座落於新北市永和區博愛街。1991年7月25日舉行落成典禮,五層樓的美術館內主要展出楊三郎的畫作。園區內除了有寬廣的庭園外,還有古蹟,網溪別墅以及楊三郎的畫室,房舍內珍藏眾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

:::關於楊三郎:::

  出生於1907年10月5日。16歲與朋友搭船至日本習畫,留日期間的作品多次入選日本「春陽展」及台灣的「台展」。24歲留學法國/與1934年返台後與陳澄波、李梅樹、在台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等,多位同期畫家成立「台陽美術協會」。1974年成立「中華民國油畫學會」並榮任理事長。

  身為台灣第一代的油畫大師楊三郎,一直掛心著台灣的美術發展,對於推動台灣美術研究風氣以及開拓西畫領域之貢獻諸多,在美術上的傑出成就於1992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章,1995年再得華夏一等獎章及總統褒揚令。

  楊三郎是台灣油畫界的一代大師,在台灣近代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曾至日法留學,一生關懷本土繪畫發展。館內一至四樓陳列大師各時期的代表作,涵蓋山川景物、人物寫生、旅遊風光,畫作構圖嚴謹,色彩豐富;五樓為楊夫人個人畫作,內容有瓶花靜物、鄉土園景,蘊蓄了七十餘年的功力與畫風,風格優雅。


  茶道在日本是精緻文化的表徵,不論是茶具的擺設位置、持拿茶碗的方式與動作順序,都有嚴格規定,在日本茶道不只是喝茶,也是探究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禮儀之道,透過茶和對方心平氣和、心靈交流的方式。「心意,都在茶碗裡了」,茶道文化,可以說是結合的日本各種藝術的精華!

  並由館長夫人親自帶大家體驗日式茶道,茶道的靜心、覺察自我的精神,到茶道的歷史∼不同台灣品茶的隨性,日本茶道就連喝茶時,都講究拿碗的方式,不過,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裡頭,希望透過品茶,能夠沉澱心靈,放鬆一下!

  而且,所謂的「和菓子」也是跟隨著茶道出來的產品,和中式的吃法不同,日本的茶道是先用和菓子,才喝茶;淋上熱水、把茶具加溫,接著倒入茶粉,拿著圓柱刷攪拌均勻到起泡為止,每一個步驟講究慢工出細活,就連喝茶時都得特別注意拿碗的方式,每個步驟都體現日本的茶道精神!


  感謝科普、藝術、閱讀教育學習圈的夥伴的熱情參與,希望三圈攜手樂學習,一起打造NPO共學共好聯盟∼下一次預告9/26由科普學習圈-技嘉教育基金會統籌,NPO夥伴們敬請期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