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食農教育法》上路,除針對校園學童推廣在地農業,也納入政府機構與企業加強實施。今年農業部農糧署推動「國產鳳梨食農教育及行銷推廣計畫」,針對大臺北地區科技業已舉辦7場以鳳梨為主軸的教育推廣,介紹鳳梨的生產、加工、營養價值等知識,並搭配DIY體驗活動加強印象。共有15間企業響應,包括技嘉科技、華碩雲端、仁寶電腦等;農糧署北區分署分署長黃昭興表示,「食農教育非常重要,希望藉此讓大眾知道各種農產品背後農民的付出,以及採收後的加工、行銷、產銷履歷溯源等過程。」 6/19由農業部農糧署主辦,財團法人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承辦的「國產鳳梨食農教育講座」,於技嘉科技總部舉辦,邀請到嘉義農試驗分所園藝系的副研究員官青杉講師,以及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鍾政伶講師蒞臨,希望帶領60位技嘉同仁,透過講座及DIY活動,將台灣國產優質鳳梨的品質及其營養價值推廣給消費者。
一開始,由官老師來分享有關鳳梨的各種知識,包括鳳梨的品種及營養比較及保存方式等;鳳梨性喜高溫,耐旱性強,而台灣氣候與環境優良,具有栽種鳳梨先天上之優勢,使台灣鳳梨成為全年都可生產之水果,鳳梨富含營養成份,如維生素A、B群、C、E、鈣、鐵、鎂、磷、胡蘿蔔素等∼ 鳳梨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透過催花技術分期,高屏地區以3、4月為主產期,台南嘉義在5、6月,彰化南投在7、8月,幾乎可全年供應;鳳梨品種繁多,如:土鳳梨、釋迦鳳梨、蘋果鳳梨、香水鳳梨、甘蔗鳳梨、甜蜜蜜鳳梨、金鑽鳳梨、金桂花鳳梨、牛奶鳳梨、黃金鳳梨,以及蜜香鳳梨,2024年最新品種-芒果鳳梨(台農23號),糖酸比高,黃色果肉帶有芒果香氣,有如浪漫熱帶風情般的酸甜好滋味! 鳳梨怎麼挑?挑選鳳梨時應從大小、外觀、色澤、香氣判斷,以2〜3台斤重,果實飽滿,冠芽青翠,切口新鮮,表皮平整亮澤且轉金黃,散發濃郁香氣者為佳。用手指輕彈時,若聲音清響如「鼓聲」,則肉質細嫩,可存放約1週,轉黃程度越高,甜度和風味越佳;若聲音悶沉如彈手臂的「肉聲」,則纖維和水份較多,糖酸度較低,不耐久放,需立即食用。
分享完,帶大家製作鳳梨酵素DIY,做完的酵素還可以拿來泡茶或是飲料,促進腸胃健康哦!「鳳梨酵素」稱鳳梨酶、鳳梨蛋白酶,鳳梨是唯一已知含有鳳梨酵素的食物,它並非是一種酵素,而是一群蛋白質分解酵素的統稱,能將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的胺基酸,也因而常被製成保健食品,幫助消化蛋白質食物。
鳳梨酵素廣泛存在於鳳梨所有部位,包括莖、果、葉和果皮之中,但含量最高的地方是不可食用的鳳梨莖,其次是鳳梨心,果肉的鳳梨酵素含量並不多。因此,目前市售的鳳梨酵素,即大多萃取自鳳梨莖。鳳梨酵素的7大功效:助消化、腸胃蠕動、增加免疫力、抗發炎、減緩鼻竇炎、減少腫脹、預防血液過度濃稠、減少血栓等。 但服用鳳梨酵素前,與茶、咖啡、酒精類飲品、藥物間格1∼2小時以上,避免互相影響吸收與利用;另外,要注意有些人不適合吃鳳梨酵素,如:過敏者、腸胃不佳(胃酸分泌過多)或有消化性潰瘍、服用特定藥物(抗生素-阿莫西林、避免與抗凝血藥合用)、孕婦&哺乳時、以及手術前二週(因有助抗凝血)。
接下來,由鍾老師來做相關的營養介紹,鳳梨是高纖、低熱量又營養豐富的水果,含有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和錳,能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對鐵的吸收和生長發育也至關重要。銅、硫胺素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含量不多,但有益於維護健康的新陳代謝。尤其「金鑽鳳梨」的葉酸和維生素C是蘋果的五倍哦!
活動中不但可以學習到許多有趣新知,還提供便當飲料、鳳梨試吃盒、DIY酵素材料及一人兩顆鳳梨,真的是有吃有玩又有拿,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台灣國產鳳梨∼非常感謝農糧署及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的贊助,還有兩位講師的精彩分享,以及承辦窗口李積錦組長與每位工作人員的用心協助!!活動回饋,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