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般人的生活,離不開消費行為、離不開經濟活動,但是綜觀我們的消費行為、經濟活動,卻是跟整個大自然對立。其實,人們無法從大自然中掠奪到什麼,它會反撲,它會自己找出路,所以,我們應該思索一條對自己、對自然雙贏的路,讓我們透過這次講座一起來了解推動「喝有機茶護水庫」的過程及意義吧。 |
講師:許錫鍾 老師 |
|
新店:102年10月29日 (週二) 時間:12:00 ~ 13:00 |
|
南平:102年11月20日 (週三) 時間:17:30 ~ 19:00 |
|
北勢溪 (新北市)北勢溪位於台灣北部,是新店溪的源流之一,全長約50公里,流域分佈於新北市雙溪區、坪林區、石碇區、新店區等行政區。其源流有二,皆位於雙溪區,北支發源於三方向山,南支發源於北、宜兩縣邊界的鶯子嶺,兩溪合流後向西南流,隨後注入翡翠水庫,經水庫後往西流至龜山橋邊,與來自南方的南勢溪會合,始稱為新店溪。北勢溪沿岸原有翡翠谷、鷺鷥潭、鯉魚潭、太陽谷、火燒樟等諸多景點,是早期大台北地區的最佳旅遊勝地之一。自從翡翠水庫開工集水後,這些景點就陸續淹沒而消失。 |
|
台北市的民生用水,取之於翡翠水庫,而翡翠水庫建於北勢溪之上。北勢溪因此成為水源保護區,上游溪水清澈質佳。 |
|
翡翠水庫與慣行茶園的危機:
1.慣行茶園直接危害水庫:水庫上游坪林茶園施肥(化肥)帶來的非點源污染會提高水中氨氮含量,造成水庫優養化;另坡地水土保持不佳,經暴雨沖刷,增加懸浮固體含量,大量 淤積下,將減短水庫壽命。 2.慣行茶園破壞生態:翡翠水庫周邊台灣特有種翡翠樹蛙,以及本區藍鵲、紫嘯鶇、白鷺鷥 等多種生物,也因為坪林區茶園持續施用農藥,生存面臨威脅。
所以能輔導坪林茶農轉作有機栽植,不僅保護水庫壽命、保障水質,同時維護生態平衡,可將當地珍貴物種保留下來,更兼顧茶農的生計,可謂「創造三贏」的輔導計畫。 |
|
經營有機茶園所面對的挑戰:
1.農民擔心影響收入 2.生產地選定:周邊環境評估與要求 3.停用農藥,雜草增生,蟲害肆虐,投入勞力多,茶芽減產 4.土壤改善及肥培管理 5.製茶廠房找尋困難,製茶設備需龐大資金 6.各類茶品製茶師聘僱及養成 7.茶品品質:採茶天候、採茶人力、製茶經驗等 |
|
有機茶園的改善解決:98年1月份開始轉作有機,即不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茶園漸漸出現有益昆蟲及蜘蛛等;雜草以割草機或人工割除,由於不用除草劑,雜草經常生長,雖然必須頻繁除草,勞力增加,但也減少了表土的沖刷。
1.教育農友:不僅種植無農藥、無化肥的茶葉給消費者享用,農友自己種植過程更免於直接暴露農藥,影響健康,也因為種植有機,土壤可以恢復生命力。 2.協助農友落實有機栽植:幫助茶農克服病蟲害問題及有機肥施肥方法。 |
|
有機茶製造與研發:
1.避免交叉汙染:設立有機專用製茶廠,避免機器設備在有機與非有機製程共用下,產生交叉汙染問題,使茶葉在製作過程中不受農藥污染。 2.標準化作業並提昇品質:茶葉製造過程複雜,且易受氣候(陰雨)環境因素影響,尤其坪林地區為甚,成立專業茶廠可以改進家庭式製茶的品質不確定性,把萎凋等過程的缺點降低,改善有機茶的品質。 3.研發多樣茶產品:除了建立包種茶標準作業外,同時發展烏龍茶、紅茶、東方美人茶等,以及有益健康的佳葉龍茶,增加市場選擇性,以因應進口廉價茶的衝擊,再創台灣茶的春天。 |